金城耕耘60載 抓緊能源基建新機遇 投放資源育人才 企業員工創雙贏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何況是六十年前,已做好充足準備的金城營造集團。

金城傳承至第三代,由過往一直默默地為香港各類工程提供專業服務,例如管理全港超過十萬支街燈、參與不少港鐵網絡的基建發展,近乎覆蓋每條鐵路線,以及道路地下電網鋪設等,成就香港能源基建專家的定位,憑藉新管理思維,並掌握新時代環保、節能減排、新能源發展等的重大機遇,為公司未來路向奠下穩健基石。

以能源基建為根基 靈活變通迎新需求

金城成立於1963年,六十年來在香港的能源基建領域建下堅實根基,專注於基建發展、營運和保養服務,多年來擔當行業領先角色,於區內全職僱員超過2,000人,合約額逾百億元。不過隨着時代發展,金城這個能源基建專家的角色,已不再局限於能源基建和建築工程,在新能源、節能減排、構建低碳城市、以及發揮中國和一帶一路的建造業樞紐角色,有效地與其他國家合作建造項目,業務拓展空間比以往變得更廣闊;當然,迎上新機遇,這亦為管理層帶來新挑戰。

金城營造集團行政總裁王紹恆(Rex)表示,「在新的經濟和科技浪潮下,金城致力結合科技、創新與核心業務,協助將香港建設成更加智慧和可持續的優質城市。同時,金城還積極探索區域發展機遇,透過諮詢和投資,專注參與城市基礎設施發展相關的項目。」

Rex稱,在早前的六十周年慶祝酒會上,好高興獲得政府官員、商業合作夥伴及業界人士出席,期間有位嘉賓對他表示,原來金城是一家很有香港特色的企業,且感受到滿載人情味卻又極具效率制度的獨特企業文化,難怪可以承傳六十載。「公司業務始終以能源基建和建造工程為根基,而我們會一直專注留意市場的需求和轉變,然後迅速作出回應,從本業注入創新元素或優化技術,不斷提升我們的服務質素。例如我們有數量龐大的工程車隊,能源基建亦是我們的專項,因此當政府現時致力推動電動車,並急需要增加電車充電設施,金城即時可以完全配合政策,於是便投放資源發展這項新業務。這顯示出公司未來的營運策略除了長期性的發展目標,同時兼備靈活變通的能力,以迎合香港的城市規劃。」

 

新舊團隊成功磨合 積極發掘員工潛力

業務越趨多元化,員工亦不斷增加,人力資源管理自然是一大學問,如何將新舊業務的員工順利磨合,發揮更大的潛能呢?Rex認同這是一項挑戰。「公司的人才庫充裕,擁有一支在建築工程界經驗豐富的團隊,同時亦為新項目增添專業人才。新舊團隊磨合,這相信是不少企業會遇到的狀況。不過就如我所指,公司根基在能源基建和建造工程,當在注入新元素時,會整個團隊一起逐步學習和實行,吸納新知識和新技能,體會如何提升質素,豐富本業的效能。而判斷新項目如何執行,作為管理決策人,我必須細心聆聽各方的意見,如金城快充是否需要急切推出呢?市場需求如何呢?從而作出合適判斷,讓同事們接納和執行。」Rex還透露一個管理小秘訣,多安排團體合作活動,管理層和同事、以及同事之間會較容易打破隔膜和增加互信,可對公司帶來無可估計的裨益。

Rex續指,發掘員工的未知潛能,亦是公司可持續發展重要一環。「有位工程師同事在公司服務了十年,後來公司需要發展全新的電車充電業務,於是便嘗試調任他暫時負責此重大的項目,讓他充分發揮項目管理的經驗,結果他表現出眾,最後我也交由他自行決定是否返回舊崗位。這個例子讓我們更加堅實去推動員工作多方面嘗試,冀發掘出更大的潛能,為公司作出更大的貢獻。」

 

把握黃金十年發揮所長

有指未來黃金十年香港有多項大型基建落實,同時香港亦朝着智慧及低碳城市發展,既然人才實力兼備,金城將會如何把握機遇呢?

「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挑戰和機遇,未來十年可說是建造業界的一個黃金時期,但隨之而來當然也有各式各樣的挑戰,像面對可持續發展的需要、要善用創新科技於建築之上、人才短缺,都是這個時代面對的挑戰。在可持續發展上,我們自2020年起為環境保護署化學廢物處理中心,進行設計、採購、施工的總承包工程。其中一大工作,正是協助環保署興建一座現代化焚化爐。新的化廢設施不但能夠提升化學廢物的處理效率,而且更可以『轉廢為能』,提供能源支援設施的運作,為實踐碳中和目標踏出重要一步。可見我們在業務和技術上都已積極為社會建設可持續的基建。此外,金城亦協助兩電組建新燃氣發電機組,當中包括龍鼓灘發電廠D1、D2項目,以及南丫發電廠項目,以配合《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中所提出的『淨零發電』目標。」

Rex稱,金城未來策劃上已作出充足準備。「我們時刻在能力上裝備自己,除了在業務上協助香港建設低碳的可持續城巿,更主動把握機會為環境和下一代想多一步。好像我們提倡循環經濟,最近便聯同年青建築師提出活化退役電塔成為『生態塔』的循環經濟概念。我們希望善用可回收物料,升級再造成為可循環使用的資源。另我們亦提出太陽能充電站概念,以助建設綠色生活圈。我們的太陽能充電裝置概念適用於電動滑板車或自行車,希望可以成為連接大眾由家到公共交通的便利設施。這些裝置適合設置於露天停車場、學校、車站等,或可成為可持續城巿的重要設施。這都可見我們推動和實踐可持續發展的投入和決心。」

「生態塔」會盡量保留和利用電塔原有的鋼和電線桿回收的木材。升級改造後,將提供各項便利設施供郊遊人士使用,並可以設置太陽能板,透過再生能源提供各項需要電力供應的服務,如 Wi-Fi 網絡、手機充電、天氣數據等。現在正積極與相關部門研究,期待盡快推行。

 

擔當樞紐重要角色 協助國家發展

香港為國際都市,在粵港澳國家發展政策,及一帶一路佈局中,有着舉足輕重的角色,而金城是首間及至今唯一的港資公司獲國家能源局南方監管局認證,代表具有中國和國際建築標準雙重資質,香港的經驗和標準與國際較為接近,香港企業的確可以聯同內地機構合作,創造出一套大灣區標準、產品和服務,將內地與國際接軌,輸出東南亞、一帶一路,甚至更遠。「我們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亦希望將多年來在能源基建方面的專業和寶貴經驗帶到更多地方。特別是金城具備的國家能源局認證資格,能夠在廣東省9個城市進行電力設施承建、安裝、維修及測試等工程。此外,受惠於並同時貢獻於『一帶一路』倡議,金城在2017年為泰國大都會電力局於曼谷的架空電纜地下化工程提供顧問服務。項目讓集團有機會將多年來協助實現世界級電力能源供應的專業工程和管理能力,應用於曼谷電力網絡的改建與發展。」 Rex表示,未來會繼續積極開拓內地及海外的巿場,嘗試為不同巿場提供創新及優質的服務方案,金城可發展的空間教人期待。為社會建設可持續的基建。此外,金城亦協助兩電動藍圖2050》中所提出的『淨零發電』目標。」

我們使用 cookie 來增強您的瀏覽體驗並提供個人化內容。 點選「接受」即表示您同意在本網站上使用 Cookie。 有關我們如何使用 cookie 的更多信息,請參閱我們的 Cookie 政策。